刊名:岩土工程技术
曾用名:岩土工程师;军工勘察
主办:国防机械工业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ISSN:1007-2993
CN:11-3813/TU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建筑科学与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桥梁和隧道工程081406
城市水资源0814Z1
国防工程内部设备与智能化0814Z3
建筑材料0814Z4
物流管理和工程1201Z2
建筑学硕士085100
建筑土木工程085213
水利工程085214
交通工程085222
城市规划硕士085300
农业机械化项目082801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082804
仿生机器人科学与工程0828Z1
食品科学083201
农产品加工及储运工程083203
食品生物技术0832Z1
农业项目085227
食品工程085231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工程083002
土壤学090301
植物营养学090302
土地利用和信息技术0903Z1
气象学0903Z2
环境工程085229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095132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095136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
中医工程0831Z1
仪器工程085203
生物医学工程085230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生物信息学0710Z1
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090101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
种子科学与技术0901Z1
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茶学090203
植物病理学090401
主要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植被护坡是指“采用活植物,单独使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措施或者生命植物材料相结合,减轻工程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 TBS技术是使用改进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合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集岩土工程、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TBS技术旨在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来保护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技术重要性
厚层基材是本技术的关键,厚层基材由绿化基材(简称GBM )、纤维、壤土三部分组成。
是绿化基材(GBM )植被种子生长、根系发达的基体。 由有机质、生物菌肥、粗细纤维、PH调节剂、全价缓释肥料、保水剂、消毒剂、壤土和水组成。 作用是保证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平衡和水分平衡。
典型规模: 1000m2
主要技术指标和条件
一.技术指标
GBM绿化基材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
有机质,% 32.0
腐殖质,% 10.0
氮、磷、钾(N P2O5 K2 )、% 4.0
水分(游离水)、) % 30.0
吸水倍率,m/m 6.0
水稳定性指数,% 60.0
PH,% 5.5—7.0
纤度()5 mm )、) ) 75.0
二.条件要求
可用于年平均降雨量超过600mm的非寒冷地区的以下边坡。
a .坡度小于1:0.3的稳定硬质岩边坡;
b .软岩边坡;
c .含贫瘠土质、酸性土质等劣质土坡的开挖土质边坡;
d .混凝土面及混凝土砌块面人工绿化。
主要设备和运行管理
一.主要设备
喷气式飞机、空压机、搅拌机、发电机。
二.运行管理
投资效果分析(用户)
一.项目投资情况
总投资(包括技术开发、厂房场地、厂房建设、机械设备、运行费用) 2100万元
其中,设备投资300万元
主机设备的寿命为6年
运行成本500万元
二.经济效益分析
岩石边坡厚层基材喷射护坡工程技术与传统的浆石护坡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可节约投资20%-30%。 对于岩质边坡TBS植被护坡,当护坡高度小于8米时,其工程造价比浆石护坡护壁高0.41~24.36元/m2,工程造价随着浆石护壁100.28-124.34元护坡高度的增加,TBS技术护坡价格优先护坡高度由10米增加到20米时,其工程造价比浆石用挡土墙低11.56—71.44元/m2,浆石用片石67.22 ~88.44%; 土质边坡TBS技术边坡时,其工程造价比浆石造价低0.65~91.45元/m2,占浆石护壁的58.04—99.47%; 护坡高度4~20米按综合平均计算,与采用砂浆片石护壁相比,降低工程造价13.84%; 石质边坡TBS技术边坡工程造价121.49元/m2。
如果在我国基本建设中全面推进,每年可节约投资20~30亿元,零成本恢复植被近8000公顷。
三.环境效益分析
1 .使用TBS技术进行护坡绿化,可以降低坡面间隙水压,阻止降雨,减弱飞溅,抑制土粒流失。 据相关文献报道,30度边坡在200mm/h人工降雨强度下,草坪覆盖度为100%、91%、60%、31%时,土壤侵蚀度为0%、11%、40%、100%。
2 .使用TBS技术可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植被的存在为各种小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完整的生物链又逐渐形成,被破坏的环境也逐渐恢复到原始的自然环境。
文章来源:《岩土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ytgcjszzs.cn/zonghexinwen/2022/1209/434.html
岩土工程技术投稿 | 岩土工程技术编辑部| 岩土工程技术版面费 | 岩土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岩土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岩土工程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